盛夏时节,各类生猛海鲜、肥美河蟹集中上市。鲜嫩弹牙的鱼虾、膏满黄肥的螃蟹、肉质紧实的贝类……丰富多样的海鲜美食撩拨着食客味蕾。在沿海地区,海鲜档口、酒家、大排档更是人气火爆。
然而,在享受大自然的馈赠时,潜藏的健康风险不容忽视——创伤弧菌致命威胁、寄生虫隐患、食用禁忌等问题,值得消费者格外关注。如何健康尝“鲜”?近日,本报记者正常采访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主任医师李天,解锁安全享用海鲜的健康攻略。
随着中国海水养殖产业蓬勃发展,优质海产品供给稳定增长,慢慢的变多平价海鲜“跳”上百姓餐桌。在家中烹饪符合自身口味的海鲜美味,经济又实惠,成为不少消费者的首选。但自行处理海鲜时,也潜藏着安全风险隐患,不容小觑。
“需要特别警惕创伤弧菌。”李天表示,创伤弧菌天然存在于温暖海水,是一种易附着牡蛎、螃蟹、贝类等海鲜体表及内部的“海洋无声杀手”。人们在清洗处理生海鲜时,若是被海鲜表面的硬壳或尖刺划伤刺伤,导致出现微小伤口,创伤弧菌有一定的概率会通过手上微小伤口入侵人体,引发坏死性筋膜炎甚至败血症等。病情凶险且进展迅速,对免疫力低下或慢性肝病患者影响更大。
“伤口应当与生海鲜完全隔绝。”他表示,若是手部原本就有伤口,务必用防水创可贴严密包扎后再戴手套处理生海鲜,或完全避免接触生海鲜。
手部不慎被生海鲜刺伤或划伤怎么办?李天表示,面对这样的一种情况,不应有侥幸心理,应当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方法。“要立即挤出伤口血液,用流动清水和肥皂彻底冲洗15分钟以上,再用碘伏或酒精消毒。此后,应当密切观察伤口,如出现红肿、疼痛加剧、发热等症状,需要立即就医并主动说明海鲜接触史。”
最好的办法,就是避免受伤。对此,李天给出处理海鲜的安全锦囊——用好手套和工具。在清洗和处理蟹、虾、贝类、海胆等带硬壳或尖锐部位的海鲜时,务必佩戴厚实、防刺穿的专业手套,例如橡胶手套、防割手套等,构筑物理防护屏障。此外,应当尽量使用钳子、剪刀、刷子等工具代劳,避免徒手接触尖锐外壳。
李天提醒,海鲜虽美,某些部位却暗素或富集污染物,在处理时必须舍弃——
鱼胆。绝大多数鱼胆有毒,误食可致肝肾衰竭甚至死亡,严禁食用。清理时务必完整去除,严防胆汁污染。鱼内脏易富集污染物,仅合规鱼肝酱可例外食用。
贝类消化腺。扇贝、生蚝、蛤蜊等的内脏团、“黑线”易富集镉、铅等重金属及贝类毒素等海洋毒素,食用时务必剔除。
虾头、虾线。虾头是主要代谢器官,富集重金属和污染物;虾线是消化道,残留食物残渣和泥沙,影响口感且不卫生。
蟹心、蟹腮、蟹胃。六角形白色片状物是蟹心,性极寒;蟹腮是过滤器官,藏污纳垢;蟹盖内三角形骨质包是蟹胃,含泥沙和未消化物。吃蟹时需仔细剔除这三部分。
近年来,潮汕生腌在网上走红,深受不少年轻人喜爱。事实上,生腌是潮汕渔民特有的饮食方式,一直延续至今。从做法上看,生腌海鲜是将虾、蟹、生蚝等海鲜,用高度酒、酱油、醋、香菜、蒜末等腌制,冷藏后直接享用的做法。
李天提醒,高度白酒、酱油、醋等调料无法有效杀灭肝吸虫囊蚴、副溶血性弧菌等病原体以及某些寄生虫幼虫及虫卵,食用生鲜存在较高食源性疾病风险。
生食三文鱼的重点是“合规”。可生食三文鱼主要指大西洋鲑,须来自无寄生虫污染或严格管控的养殖环境,并经过深度冷冻处理杀灭寄生虫。针对计划生食的海水鱼,一定要选择经过符合规定标准的深度冷冻处理的产品。供生食的鱼类需在零下20摄氏度或更低温度下冷冻7天,或在零下35摄氏度冷冻15小时之后,才能有效杀灭异尖线虫幼虫。购买时务必确认产品标签或询问商家是否经过合规冷冻处理。人们务必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标注“可生食”的养殖产品,野生三文鱼不宜生食。
生食三文鱼能否自制?李天表示,自制风险大,因此,不建议消费者自行购买普通三文鱼进行生食。普通超市购买的冰鲜三文鱼刺身,如未明确标注“可生食”及经过合规冷冻,则风险也不可控,不建议生食。
“切勿因追求极致鲜嫩口感而忽视寄生虫风险。”李天提醒,包括鲤鱼、草鱼、鳝鱼在内的淡水鱼虾、螺类是华支睾吸虫(肝吸虫)的主要中间宿主,带鱼、鲐鱼、部分三文鱼等海水鱼可能携带异尖线虫,生食或半生食是主要感染途径。
彻底消除寄生虫隐患,高温烹煮是王道。据他介绍,杀灭各类寄生虫,最有效可靠的方法是煮沸5分钟以上。
最优烹饪方法是清蒸、白灼、煮汤,这样的做法能够最大限度保留营养,包括Omega-3脂肪酸、优质蛋白、矿物质等,温度易控制,确保熟透。次优烹饪方法是搭配蔬菜快炒以及时间适当地炖煮。注意用油量适中,炖煮时间不宜过长。此外,由于高温易产生如苯并芘等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破坏营养,增加额外脂肪,因此应当尽量少用油炸、烧烤等烹饪方式。
海鲜虽然营养丰富,却也不能过量食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成年人每周摄入鱼虾蟹贝类等水产品的生重应达300—500克。分散到每天,平均约40—75克。人们应当避免集中、大量食用。
如何判断是否过量?李天介绍了小妙招:一餐中,海鲜摄入量建议不超过自己手掌(不含手指)大小及厚度的一块。
首先是“海鲜+超大剂量维C”组合。虾蟹等含五价砷,虽然无毒,但若是一次性摄入远超日常的维C,理论上可能将其转化为有毒三价砷,也就是俗称的砒霜。但正常饮食无需恐慌,但应避免服用大剂量维C补充剂后立即大量食用海鲜。
第二是“海鲜+大量鞣酸”组合。浓茶、柿子等食物含有的鞣酸与海鲜蛋白结合,会降低蛋白吸收率,形成不易消化物,可能刺激肠胃引发不适。
第三是“海鲜+啤酒”组合。海鲜和啤酒两者均为高嘌呤,协同作用易致血尿酸骤升,诱发痛风急性发作。痛风者需要尤为关注,普通人群也不可掉以轻心。
李天表示,海鲜是高蛋白食物,一次性大量食用本身可能增加消化负担。食用海鲜时,应注意搭配充足蔬菜和适量主食,平衡膳食结构,避免一次性过量摄入蛋白质和嘌呤。
消化功能较弱者,可避免同时大量进食海鲜与富含鞣酸的水果或浓茶,间隔1—2小时为佳。食用海鲜后若出现腹泻,首要考虑海鲜本身是否新鲜、是否彻底煮熟、是不是真的存在过敏或个体不耐受。
“海鲜虽好,并非人人皆宜,不同健康情况的人群需根据详细情况处理。”李天提醒。
对于过敏体质者而言,虾蟹贝类等海鲜是常见食物过敏原。怎么来识别过敏信号?轻则口唇、舌发麻瘙痒、皮肤荨麻疹,重则喉头水肿、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甚至过敏性休克。如果出现呼吸困难或休克征兆,需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因此,首次尝试海鲜宜少量,出现过敏反应立即停食,轻微症状可服抗组胺药,严重者即刻就医。明确过敏者应严格禁食海鲜。
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患者,应限制高嘌呤海鲜。避免或严格限制贝类(如干贝、蛤蜊、牡蛎)、部分鱼类(如沙丁鱼、凤尾鱼、秋刀鱼、白带鱼)、鱼干、鱼子酱、虾膏蟹黄等超高嘌呤品种。可适量选择嘌呤相比来说较低的品种,如海参、海蜇皮、部分低脂海鱼,并注意控制总量,一次不超过100克。
甲亢患者,应当严格限碘。海带、紫菜、海藻、虾皮、贻贝等含碘量极高,必须严格禁食。普通鱼虾蟹含碘量相对不高,在甲亢未控制或需低碘饮食治疗阶段,也应咨询医生意见后严格控制。
孕妇应当警惕汞污染。避免食用大型掠食性海鱼,如鲨鱼、旗鱼、马鲛鱼、大眼金枪鱼等。因其汞含量较高,可能会影响胎儿神经发育。孕妇可选低汞且富DHA的品种,如养殖的三文鱼、沙丁鱼、鳕鱼、鲳鱼、虾、蟹等,但需彻底煮熟食用。孕妇绝对禁止食用任何生海鲜、生腌制品,以防李斯特菌、沙门氏菌、寄生虫感染,危害母婴安全。
海风送鲜至,科学护安康。李天提醒,公众可谨记安全享用口诀:“手套护手防细菌,高温烹煮保安全;鱼胆虾头蟹胃弃,生腌醉蟹需避嫌;过敏痛风应慎选,清蒸白灼最心安;适量搭配享美味,夏日品鲜乐悠然。”
突发!美国出动6架B-2轰炸机!以军总长:准备打持久战!美媒:哈梅内伊藏身地堡,已提名了接班人!特朗普称美情报总监搞错了情报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6月21日,据美国福克斯新闻报道,六架B-2隐形轰炸机从美国密苏里州的怀特曼空军基地飞往位于关岛的美军基地。
6月16日,生态环境部通报: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内蒙古自治区发现,通辽市一些地方毁林毁草问题频发,生态保护修复责任压得不实,工作推进不力。6月21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前往通辽市,现场督导问题整改工作。
据铜仁市纪委监委消息:经铜仁市委批准,铜仁市纪委监委对铜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刘俊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福建舰的进展超预期,海试时间超山东舰,三航母时代慢慢的接近 #抖音热评 #福建舰
6月18日,重庆市动物园内。却反遭对方恶语辱骂。随后,双方发生争执并撕扯起来。对此,重庆市动物园工作人员回应称。
6月21日凌晨,日本女星明日花发文否认和周鹤年私会并进行易,希望我们大家不要散布谣言。“虽然众说纷纭,但《周刊文春》的报道尚未刊出。
持续深入推动“断卡”行动。违法嫌疑犯43名。有部分是出售出借自己的。成为诈骗分子的“洗钱工具人”
直播吧6月21日讯 近日,名嘴杨毅谈到了李梦无缘女篮亚洲杯一事。杨毅说道:“对咱们的受众来说,没什么新鲜的可讲,我也看了几个视频号,一些社会化媒体,也有很多骂宫指导的,这些人显然对李梦的竞技状态,包括从WCBA联赛到现在,为什么能把今年冠军丢了呢?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文、编辑小娄自从全红婵5月份因伤退赛,很多人都非常关心她的状况。原以为到了7月份的世锦赛上,全妹能荣耀回归,但事情并未如粉丝所料想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