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气候,出门走两步就像进了蒸笼,连呼吸都带着热气。这种时分,牛羊肉再香也提不起食欲,反倒是海鲜摊上那些活蹦乱跳的小家伙们分外诱人。今日要说的这位主角——蛏子,别看它外壳灰扑扑的,掀开盖儿但是藏着让人冷艳的鲜甜,
第一次听菜市场大妈说蛏子赛人参时,我还当是夸大的推销话术。后来才知道,这玩意儿真是深藏不露的养分宝库:蛋白质含量比牛肉还高,铁含量是牛奶的20倍,锌元素多到能让生蚝喊大哥。最绝的是它自带天然谷氨酸,简略焯水就能鲜掉眉毛,底子不必放味精。
海滨老饕们有句顺口溜:六月蛏子肥似鹅,七月蛏子赛灵药。现在正是蛏子肉最丰满的时分,那些伸着小舌头(其实是虹吸管)吐水的蛏子,个个都是运动健将,肉质紧实得能弹牙。买蛏子要挑壳缝冒水的,碰一下马上缩回去的准没错,要是无精打采不理睬你的,多半是熬夜没睡好的次品。
洗净的蛏子竖着碗里,倒两勺黄酒,撒几片姜,水开上锅蒸3分钟。掀盖那一刻,混合着海洋气味的酒香能把你天灵盖掀飞。要点来了——先嘬一口壳里的汤汁,那口浓缩了日月精华的鲜汁,给个神仙都不换。
焯过水的蛏子剥出肥嘟嘟的肉,铺上切得细细的京葱丝,淋上滚烫的花生油。滋啦一动静往后,的蛏子肉裹着金黄的葱油,夹起来还颤巍巍的,配米饭能吃三大碗。
这道菜可谓厨房小白救星。热油爆香蒜末,倒进蛏子翻炒到悄悄开口,直接淋入打散的蛋液。等蛋液凝结成金黄色云朵,撒把葱花就能出锅。蛏子的鲜味全被鸡蛋吸走了,嫩滑得能顺着嗓子溜进胃里。
蛏子那个像象鼻子的器官其实是吃饭喝水的吸管,一边进水一边排水,每天能过滤20升海水,可谓海洋净水器。
福建人吃蛏子考究蛏肚不能破,由于蛏子的消化腺(黑线)要是破了会发苦,所以处理时要像拆炸弹相同温顺。
前次在霞浦遇到个老渔民,他教我用牙刷给蛏子搓背:把蛏子泡盐水里,滴几滴香油,等它们吐沙时用牙刷冲洗外壳。这招几乎绝了,洗好的蛏子像做了SPA,壳缝都闪着珍珠光泽。
现在有些商家用灌水蛏子凑重量,区分办法很简略:正常蛏子壳闭合有力,要是发现壳子怎样都合不拢,或许悄悄一捏就出水,赶忙放下快跑。别的焯蛏子的时刻千万别超越3分钟,否则肉质会老得像橡皮筋,我有个朋友不信邪非要多煮两分钟,成果好好一盘蛏子硬是吃出了口香糖的口感。
海滨人吃蛏子还有个忌讳——不同做法的蛏子不能同顿吃。比方正午吃了姜葱炒的,晚上就别碰酒蒸的,听说会打架。尽管科学上没根据,但老传统总是透着点心爱的日子才智对吧?
最终啰嗦句大真话:蛏子现在卖四五十块一斤的确不廉价,但想想它的养分密度和带来的幸福感,这钱花得可比买保健品值多了。你们家夏天独爱怎样照料蛏子?快来谈论区教教我,指不定下次就能在饭桌上多道新菜呢!回来搜狐,检查更加多